新闻动态
媒体扫描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5年度编辑与出版学研究前沿热点词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11月21日至22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以“规范科技名词,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在年度学科前沿热点词发布环节,第二届全国编辑与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度编辑与出版学研究前沿热点词,“耳朵经济”“文化数字化”“古籍活化”入选。

2025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发布现场

耳朵经济

耳朵经济是指人们用耳朵进行阅读和知识消费产生的相关文化现象和经济行为。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听小说、听播客正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无论是通勤途中、健身时段、家务场景还是睡前时刻,越来越多人借助音频填充碎片化时间。从最初的小众爱好发展为广泛的文化现象,有声阅读行业快速扩张,“耳朵经济”随之持续升温。凭借极高的便捷性与声音表达的独特魅力,有声阅读愈发受到大众青睐,行业规模稳步扩大,不仅成为我国数字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践行全民阅读的有力推手,由其引发的耳朵经济正不断向更深层次演进。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有声阅读发展报告》,2024年,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营收规模为123.7亿元,相较2023年增长了6.32%,有声阅读用户规模约为6.06亿,占数字阅读用户比例约为90.49%;另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网民使用率为98.4%。

文化数字化

文化数字化是指在出版及文博等领域,利用数字技术对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性转化,包括搭建文化服务新平台、提供文化消费新体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文化数据治理的一整套文化新生态体系。

随着数据要素成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文化数字化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近年来,依托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文化数字化发展正稳步推进,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促使文化产业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展。准确把握文化数字化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以文化数字化赋能出版的体制机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至关重要。

古籍活化

古籍活化是指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古籍进行挖掘、分析和重组,赋予传统古籍文献新的呈现方式和当代价值的过程。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古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古籍活化,正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古籍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许多图书馆、博物馆、出版机构和古籍存藏机构等依托馆藏资源,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举办展览、开展竞赛、开设课程讲座、进行古籍整理出版等多种方式活化古籍资源,推动古籍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与传播,让古籍更好服务大众、赋能社会。明确古籍活化的定义,有助于更高效地推进古籍活化利用工作,提升古籍工作整体质量,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5年度学科研究前沿热点词共68条,涵盖民用航空、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物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利科学技术、煤炭科学技术、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与出版学、测绘学等11个学科领域。这些代表性词汇由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根据2025年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综合评价,揭示了当前学科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反映了一个时期内科学发展的重点和特点。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设年度审定成果发布、年度学科前沿热点词发布、基于重大科技创新的新概念新术语规范化体系化工作年度成果发布、JTKE新刊发布仪式、笃正讲堂、审定工作论坛、研究基地工作论坛、《词说学科丛书》发布、新建研究基地集体签约、“术语在线”签约等板块。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学会等各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附件下载: